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党史教育>> 阅读
秋高气爽金风来 文化自信添新彩

发布时间:2023/2/16 10:51:46作者:退教协 浏览量:436

                                      秋高气爽金风来 文化自信添新彩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

党的二十大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非凡意义的会议,必将给我国的文化自信,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习近平同志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点;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以实际行动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创造光耀时代的中华文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为做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价值的引领力、文化的凝聚力和精神的推动力。

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开放包容,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到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再从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到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积极推动文明交流对话,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使中华文明新发展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增添了新的光彩。我们要立足中国大地,立足文学之都,立足诗社阵地,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展示江苏形象,展示南京形象,展示我们诗社形象。

高度的文化自信,能够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从收藏在故宫里的文物,矗立在祖国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到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再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文化领域呈现出了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生动局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说的那样:“我们现在是距离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最近的一个时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恢弘气象得到极大展现,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极大增强。这些,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扎实推进,我国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质量明显提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近期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将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届时将集中展示文化数据专网、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和元宇宙等数字文化的新基建新服务,新场景新体验。此届融交会将围绕新业态和新场景,分别打造文化数字化综合展区、文化元宇宙数字体验新场景展区,以及展示头部标杆示范的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展区,以展示中国文化数字化发展水平。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生活是一个重要方面。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000多个,文化馆3000多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万多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万多个,农家书屋58万余家。在城市,城市书房和文化驿站等文化空间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在乡村,文化服务中心将农技知识、书报电影等送到农民群众身边;在线上,数字文娱、云端展览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获得精神食粮。党的十八大以来,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年间,我们南京不遗余力地在不断夯实文化阵地的基础。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成。

目前,南京市文化馆和金陵图书馆均为国家一级馆;11个区共建有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13个。全市101个街镇全部建有综合文化站,1214个村(社区)实现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2018年开始运营的“书服到家”南京共享图书馆项目,为百姓带来一座家门口的云上图书馆,是全国图书馆界首创。十年间,全市新增登记备案的博物馆25座,总数达到65座。南京市博物总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和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成功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已日益成为向世界讲好南京故事的城市名片。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实现城区隧道广播全覆盖,全市26条83公里隧道接入调频广播信号。

同时,南京的诗社组织及相关活动遍及11个区,其中江宁区和玄武区还被授予全国诗词之乡的荣誉称号。基层诗社灵活多变的文化活动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一批文化爱好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市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助力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及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和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加强科普及深化全民阅读活动中,为南京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及其形象展示,是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推动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必然要在摸索中前进。我们南京是省会城市、特大城市和中心城市,承载着多重国家战略机遇,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南京市民的一员,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上的殷殷嘱托,和大家一道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自觉把南京的文化建设放在心上,以文化自信的实际行动,加入到南京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的实践中来,构思出更多的中国式现代化南京篇章,讲述出更多的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故事,展现出更多的中国式现代化南京画卷。

                              清水亭学校退休教师     潘孝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