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异的四十个春秋—我看东山小学的飞越发展
发布时间:2018/6/12 17:02:41作者:退教协 浏览量:697
东山小学 王恭丽
我在东山小学已退休26年了,现在尽情地享受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果,由衷地欢呼祖国的飞越发展。经济繁荣了,国力雄厚了,国际威望提高了,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获得感与幸福感与日俱增,这是今日国人的共同心声。作为一位退休老教师,我更欣喜地看东山小学的腾飞。
东小,从1981年开办至今已走过了三十八个春秋,正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所学校。想当年,学校只有四个班级,教职员工二十人上下,学生不足200人,是一所属于东山镇管辖的中心小学(东山镇中心小学),简称“二小”。
如今的东小,教育环境幽雅,教学实施先进,拥有三十多个专用功能室,占地面积40亩。学校有6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3149人,教职员工 202 人,其中市学科带头人2名,市德育带头人1人,市以上优秀青年教师5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75人,真是了不起啊!
从2005 年开始,学校更名为“南京市东山小学”(简称东小),这个更名级别很高,在江宁区、南京市,乃至全省都小有名气。现在的东小,已组成了包括永泰路小学、上方小学在内的教育集团。东山小学发展思路清晰,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成果显著。东小人经过三十八年的奋斗,三十八年的打拼,学校的硬件、软件都是高规格,教学现代化水平有了大幅度地提升。现在东小人正在原有的基础上,拟定了东山小学符合时代发展和要求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创新管理方式,深化课程内涵,凸显品牌价值,促进学校从品牌学校向卓越学校迈进。
回想当年(1992年前),学校只拥有一台投影仪,只有少数学科能运用它进行教学。那时老师们进行课堂教学,数学老师需备有小黑板、小卡片,语文老师必须备有生字卡片,小黑板,否则,在课堂上只能占用很多教学时间在黑板上书写,老师吃力,学生的收益也不会大。音乐课,将风琴由学生抬到教室,一到雨天,体育课只能在教室上室内课(做室内游戏),或者由老师给学生讲故事。而今现代化教学水平大大提升,运用多媒体,学生可以直观地接受所学知识、技能,而且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东小人紧紧抓住了它,深化课堂教学,提出了友善用脑的方略。现在,已在原有“友善用脑”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拓展了“友善”教育课程的内涵、框架和实践途径。
东山小学的办学团队向孩子们提出友善用脑的教学理念,给孩子们扩展了学习空间,提高了主观能动性,似乎学生变聪敏了。目前全校上下,立足教学范式的深刻变革,通过教师的不断“退位”,将学习权真正还给学生,从而在师生关系的深刻转变中,构建具有东小特色的友善用脑课堂教学模式。这一重大教学理念的提升,不仅在本校、江宁区教育系统得到认可与推广,而且在省内外更多区域推广,开展了卓有影响的友善教育展示活动,形成了东小的教学品牌。
今天的课堂,学生思维活跃,以“促学生发表见解,点学生思维火花”为目的,推进教师的教育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教育力。
今天的教师,在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水平的道路上,坚持走教研训三结合的道路,不断提高了教学水平与研究能力。走出去、请进来,在东小已形成常态。年轻教师得以迅速成长,成就了一批学科骨干教师和知名教师。
今天的干部队伍,是一支干事业、担责任、讲奉献、求进取,高素质的队伍,他们修炼思想作风,锤炼工作作风,带领全体教职员工阔步向前。
今日的校园,重视了书香进校园的建设,营造“墙面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加强了图书室的建设,给师生阅读、查阅资料提供了方便。今日的校园,充分发挥了校内“校园广播站”、“ 宣传橱窗”、“ 学校校报”、“ 学校网站”与“电子屏幕”五大媒体的作用,校园内呈现出一派生气盎然、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学校变了,变得我对她陌生了,我成了无知的教盲;学校变了,变得更璀璨了,变成了孩子们学习的乐园,求知的海洋。如果我能回到四十年前,我也会与现在的教师们一样,奋斗在课堂,发出热和光。我,不可能了,但是,东小会走向辉煌。我衷心地祝愿东小紧跟时代,在实施、落实“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进程中,从品牌学校向卓越学校迈进。走出江宁、走出南京,走出江苏,迈进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