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关工园地>> 阅读
跟着垃圾“趣”旅行 争做环保小卫士

发布时间:2025/11/4 10:01:24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119

跟着垃圾“趣”旅行 争做环保小卫士

南京市东山小学关工委组织“春芽行动”社会实践

初秋的风,晨曦微露,带着些许凉意,南京市东山小学关工委于20251031日组织“春芽行动”社会实践,带领孩子们去探寻我们每日丢弃的垃圾,究竟踏上了一段怎样波澜壮阔的“人生”旅程。同学们带着满满的好奇心,踏上了探索“垃圾的一生”的社会实践之旅。

大巴车上,欢声笑语与求知欲一同飞扬。南京市东山小学关工委的老师们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互动问答,为孩子们铺垫了垃圾分类的基础知识。“一颗废弃的电池,会如何伤害我们的土地?”“我们吃剩的饭菜,真的只能变成臭气熏天的废物吗?”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像一颗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荡起思维的涟漪。同学们带着满心的好奇与一连串的问号,奔赴这场与“垃圾”的深度对话,引导同学们带着思考开启一天的探秘之旅。

当车队驶入焚烧厂,同学们首先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庞大的厂房、错综复杂的管道,宛如一座工业城堡。然而,当跟随着工作人员深入内部,这座城堡的“魔法”面纱被缓缓揭开。同学们首先参观了厨余垃圾处理工艺流程,中央控制室里穿着工作服的叔叔盯着屏幕调度焚烧炉等专业设备。在卸垃圾处理平台,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数据跳动,技术人员如同运筹帷幄的将军,操控着隔窗之外的巨型机械爪。当那“钢铁巨手”精准地抓起数吨重的垃圾,投入近千度的焚烧炉时,人群中发出阵阵惊呼。“太震撼了!那个大爪子就像电影里的变形金刚!”而当他们了解到,这些令人避之不及的垃圾,经过高温焚烧,竟能转化为点亮千家万户的电能时,眼中的惊讶变成了由衷的赞叹。“原来垃圾不是终点,而是新能量的起点。”有孩子说道,“这里的叔叔们,就像是施展点金术的魔法师,把脏兮兮的垃圾变成了光明。”

如果说焚烧厂展现的是力量的磅礴,那么能源厂则诠释了科技的精妙。在环保科普馆,同学们通过逼真的厂区沙盘和触目惊心的图片,了解到全球环境危机的迫近。但最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走入“餐厨垃圾的世界”。在这里,残羹剩饭经过神奇的“三项分离”,有的变成了清洁能源,有的变成了有机肥料,更有的竟能“脱胎换骨”,成为制造飞机座椅的生物航空材料!一位同学兴奋地说:“以后再也不随便倒剩饭了,它们可能会成为飞机的一部分呢!” 随后,垃圾分类小游戏和奖品兑换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同学们活学活用,争当“分类小达人”。老师们在一旁耐心讲解,将“猪大骨是干垃圾”“过期药品是有害垃圾”等知识点娓娓道来,纠正了同学们的分类误区,巩固了垃圾分类环保知识。在欢声笑语中,环保的种子已悄然扎根。

午餐后,队伍来到了本次旅程的最后一站——城南垃圾转运站。当听到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每天能处理高达1200吨垃圾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哇”的惊叹。在宣教馆观看工作纪实影片时,屏幕上环卫工人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身影,让原本喧闹的孩子们瞬间安静了下来。走进车辆工作现场,巨大的压缩设备发出低沉的轰鸣,清洁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背,但城市的整洁正源于此。“我看到那位爷爷的衣服都湿透了,”一位同学轻声对老师说,“我以后再也不随手乱丢垃圾了,这样他们就能早点回家休息了。”这朴素的话语,比任何说教都更能体现此次实践活动的价值——发自内心的体谅与尊重。

满载着收获与思考,同学们踏上了归途。车厢里多了许多深入的讨论。“我今天才知道,我们随手一扔的垃圾,后面却有这么多人在为我们‘善后’。”“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我今天终于懂了。”“我要回家监督爸爸妈妈,一定要把垃圾分类做好!”

这场关于垃圾的“涅槃”之旅,让东山小学的同学们亲眼见证了无用到有用的蜕变,切身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与环卫工人的艰辛。它不再是一次远观,而是一次沉浸式的生命教育。相信从今往后,节约、分类、环保对于孩子们而言,将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自觉行动。孩子们纷纷表示要争做垃圾分类监督员,用行动守护绿水青山。这颗绿色的种子,已在童心深处萌芽,必将生长为守护我们美丽家园的希望之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