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我可爱的家乡
发布时间:2020/6/29 16:26:43作者:退教协 浏览量:283
青林,我可爱的家乡
汤山小学 李克文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老乡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江宁区汤山街道青林社区,是生我养我的好地方。我爱家乡,我爱家乡的山,我爱家乡的水,我爱家乡的一草一木。
回望青林社区多年的建设,可以说一年一大步。而且每一步都铿锵有力,每一步都光彩夺目,每一步都激动人心。在这一步一步的征程中,人们梦寐以求的新生活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生动。社区面貌完全变了样,昔日低矮阴暗的房屋,悄然不见了,高大豁亮的楼房崛起了,崭新而宽阔的柏油马路舖起来了。
青林,我为你喝彩!
小时候,我看到的山全是光秃秃的,田地大小不一,奇形怪状。路是弯弯曲曲的黄泥小路,全社区仅有一条石沙铺的马路,村庄零乱,大多是草房,下雨时,外面下大雨,屋里滴答滴答……
上世纪七十年代,社区党支部带领大干近十年,他们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挖河修渠,筑路造桥,彻底改变了面貌。
记得我上高中时,有一天吃过晚饭,我扛着一把铁锹跟着爸爸去窑湾水库加班,顺便看看热闹。刚到工地就听到大喇叭报告好人好事,整个工地灯火辉煌,人山人海。远处一辆辆手扶拖拉机装着满满的土吃力地爬坡并发出隆隆的声音,那边是青年突击队,小伙子们拖着板车争先恐后,来回奔跑着。我们这边人更多,大约有四五百人,年老体弱的用锹挖,身强力壮的用扁担挑。大伙们挑着土,排着长长的队一步一步向坝埂上爬……我挖了一会儿就好奇地替爸爸挑土,我挑100多斤重的担子,跟着队伍,气喘吁吁。忽然我看见,前面一个身材高大的人,他光着背,腰有点驼,扁担压得弯弯的,看上去大约50多岁,,挺有精神似的。下了坝埂我问爸爸他是谁,爸爸一本正经地说,他就是我经常给你讲的党支部书记金兴槐。在金书记的带领下,靠人力没用三个冬春(大约三百多天)就建成了当时闻名江宁的窑湾水库。水库的建成,不仅解决了一千多亩农田灌溉,还解决了九华山铜矿和社区大部分农户的生活用水。
治水不易,治山更难。当时集体经济薄弱,社区领导每年都要想办法筹借,购买了大量苗木,利用冬闲,动员并组织了广大群众上山挖坑栽树,以生产队为单位,几人一组,每人多少株,保质保量,有专人监督和验收。大家持续干了七八年,把原来的荒山全部都栽满了树苗。又经过几年的管理,大部分树苗成活,长高长大,山上到处都是绿装,迎来了外地领导参观学习,也受到了各级政府的表彰。
在治理山水的同时,社区又更加注重对农田基础设施的综合治理:格田成方,挖河砌渠,修路造桥。青林地势是五岗六洼,要求每冲田必须大小一致,河道尽量拉直,沟渠通到每块田头,需架桥一定要架桥。当时我已高中毕业,正好参与其中的规划、设计、测量和施工。每年秋末冬初,等水稻收割麦子种完,千人大会战就开始了。大干30天,完成格田成方约200亩。坚持多年,终于完成全社区1000多亩农田基本改造任务。河道拉直了,两边杨柳成行,路修宽了,全是沙石铺成的,当时成了汤山地区的样板。桥也造好了,是土工程师(瓦匠)自己动手的,经济实用。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社区实行分田到户搞承包,首先解决了吃饭这个大问题。为搞活经济,大开采石、黄沙,有集体的、有个体的。全社区大小采石场有十多家,大小砂厂十多家。多家腰包鼓起来了,家家盖起了楼房,买起了家用电器,村村通水泥路,日子过的非常红火。但是,美好的环境破坏了,水不清了,天不蓝了,空气不鲜了,污染太严重了。进入新世纪,中央提出要科学发展经济,省市下令禁止乱开乱伐,停止所有采石场,随着国家政策调整,要发展农业重视农村,关注农民。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特色农业,大搞美丽乡村,青林社区党支部带领广大群众抓得及时,做得实在,干得漂亮,成绩显著。
下面我带大家看看水美乡村下窑湾。下窑湾是个只有38户人家的自然村,它紧靠社区活动中心,是社区的门面。它左依水库,右靠群山,苍松翠柏,村落小巧玲珑,生态环境优美。走近村庄,听见的是清泉的哗哗流水。首先来到休闲广场,广场中央可停放十几辆小汽车,四周设计合理,前面有草坪,草坪两旁有花池,后面是专门摆放着各种健身器材。当你走进村里,听不到一点杂声,只有小鸟发出欢迎的叫声。走到村的尽头,就到了窑湾水库脚下,人们登上坝顶就可以观赏水库四周的美景了。
你从汤山来到青林,首先进入眼帘的是百菜园。百菜园是青林人精心打造的特色农业品牌,是供人们参观、采摘、品尝为一体的旅游项目。百菜园里不仅有各种蔬菜、瓜果,还有多种奇花异草,不但可以观赏,有的还可以采摘。人们可以把园里的产品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园内最引人注目的是“老牛耕田”,只见一位老人一手扶着铁犁,一手拿着鞭子,正赶着牛耕田呢。园内还设有休息亭,一块不小的草坪,草坪上有木马、转椅,还有青少年最喜欢的吊环、荡秋千。孩子们最喜欢的应该是儿童乐园了,有些新型玩具孩子们特别喜爱,每逢节假日,这里成了儿童的天下。
现在的青林,名副其实。天是蓝的,水是绿的,田是白的(塑料大棚),路是黑的(沥青路面)。儿童坐着校车上学,青年人开着轿车上班,老人在广场散步、唱歌、跳舞。好一派高富美的景象,时刻欢迎客人们的到来。
啊,青林,我可爱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