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小学科学思维与创新教学研讨会在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举行
发布时间:2020/12/22 13:30:10作者:退教协 浏览量:364
2020年江苏省小学科学思维与创新教学研讨会在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举行
2020年12月17日,江苏省小学科学思维与创新教学研讨会在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协办,江宁区教学研究室、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承办。
出席本次活动的专家有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郝京华教授,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张红霞教授,江苏省教学研究室科学教研员卢新祈老师,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教研员杨健老师,无锡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季荣臻老师,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陈有志老师,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李红老师,南京市江宁区教研室小学科学教研员刘德云老师,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刘志春校长等。此外,还有省内各市科学教师前来观摩研讨,共计200余人。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科学思维与创新”,关注训练学生科学思维,进而提升科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第一天的活动安排了五节科学课、三位专家的点评和两位专家的报告。
第一节课是由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张骏老师带来的《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他通过有结构的材料引发学生思考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影响因素,再通过制作悬浮球的任务驱动学生思考同体积不同质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第二节课是由连云港师专附属第一小学张秀杰老师带来的《电磁铁》。第三节课是由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吴京钧老师带来的《庞大的“家族”》。第四节课是由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湖路小学朱阿娜老师带来的《找重心》。第五节课是由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王子羊老师带来的《磁铁的两极》。
课后,郝京华教授对上午三节课进行了深度点评。郝教授结合三节课中的学生思维发展谈了谈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陈有志老师对下午的两节科学课进行了精彩点评。接着,无锡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季荣臻老师也对两节课进行了全方位的点评。他鼓励教师在科学课堂上设置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探究问题与矛盾冲突,让学生在思、辩、做中寻找科学的本质。
点评结束之后,首先由张红霞教授带来了讲座《科学思维的特点与科学教学》。张教授的讲座从什么叫科学思维、科学教学中的科学思维、环境与文化的影响三个方面展开。张教授在讲座中旁征博引,结合前人研究、现代进展、身边趣事、课堂案例等各种素材为参会老师娓娓道来科学思维与教学的本质。最后,南京市江宁区教研室小学科学教研员刘德云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活动—思维”双螺旋结构 探究教学样式的实践探索》。刘老师讲到:小学科学“活动—思维”双螺旋结构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亲历科学探究过程,构建一种探究活动和科学思维关联共生、螺旋发展的做中学、学中思的科学课堂,旨在引领学生在优化的探究活动中进行深度的科学思考,学会 “像科学家那样思考”的方法,体味到科学探究本质,真正提高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小学科学“活动—思维”双螺旋结构探究教学,“活动”作为贯穿于课堂始终的一条螺旋,是明线;“思维”作为另一条贯穿于课堂始终的螺旋,是暗线。一明一暗两条螺旋通过“问题环扣”和“证据链条”贯连着,使之构成一个稳定的整体。
晚上7点,科学思维与创新教学2020全省小学科学教学研讨会(南京·江宁)进入到《东山夜话》学术沙龙环节。虽然白天的活动很紧凑,大家应该都很累,但是夜话现场,一百多人的会议厅坐得满满当当。冯毅、潘璐、应从祥、李菲等十多名专家与教师围绕科学思维主题,从在科学探究中引导学生反思评价、在准确提问中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在教学困顿处着力、如何驱动学生思维发展的引擎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大家坐在一起自由地交流心得,谈谈各自的体会,把一些小小的实践进展,用短短的时间与同行共享。研究与共享,是彼此专业进步的根源。
12月18日,2020年江苏省小学科学思维与创新教学研讨会将继续进行。我们在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和网络直播平台上不见不散!
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关工委
2020年12月18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