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夕阳风采>> 阅读
挥之不去的记忆

发布时间:2021/4/19 14:53:26作者:退教协 浏览量:316

                                                 挥之不去的记忆

                                                                                                           ——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

    我是上个世纪50后出生的人,基本上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全过程,,大半个世纪的所见所闻,让我真切的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完完全全为人民谋幸福的党,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


                                             他让我认识了共产党.

    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他姓孙,名天保,村里大大小小都叫他天保哥。可能是他的父母想祈求上苍保他一生平安健康的缘故,所以才给他取名天保。说来也怪,虽然他80多岁了,已是耄耋之年,可他至今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在我的眼中从没见过他生过什么大病 ,乡镇卫生院都没见他进过。他 ‘“四清”’时入的党。是一个有着近6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入党的年代我还小,但已经可以记事了,他入党后人们在背后议论他的一句话我至今没忘,他只是个小勤快没啥了不起

   上世纪六十年代,村貌及其落后,每逢雨雪天气道路十分泥泞,一脚踩下去整个鞋帮便会陷进泥里看不见,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常常因为陷得太深只要一拔脚便会弄得脚鞋分离,整个人处在金鸡独立状态,稍有不慎便会光脚踩进泥泞里。每到这时我总能看见天宝哥拿着一把铁锹在村里的主干道上一锹一锹地铲着道路上的泥泞,我们一群孩子跟在他的身后边看边玩耍边等候地去别的人家串门.

    我们村子比较大,人口也比较多,生日满月,红白喜事是常有的事,这时主家总要摆上几桌酒席宴请亲戚朋友,家里的桌凳自然要向村邻去借,主家总将扛桌子扛板凳这个差事托付给天宝哥。每次他将桌凳借来后都在反面用毛笔写上所属人家的姓名,等席尽人散后还是由他扛着借来的桌凳单身只影的往返十几次甚至几十次,将这些桌凳一一还给别人家,从没有过弄错了的,也从没见过他有过什么怨言。从我记事起一直到现在的六十多年里,村里人家的这份差使一直属于天保哥,从没见过旁落别人。

    那个年代,村里不说没自来水,连口井都没有,人们的一切用水都得去我家门前前的池塘里去挑,再将挑回的水倒进水缸里,撒点明矾澄清一会,权当生活饮用水了,为了便于人们取水,大人们用几块大一点的石头在池塘边筑起了吃水步子。晴天还好,一旦遇上雨天,因为池塘的水上涨而将整个吃水步子给淹没了,这时就会给男人们的挑水,女人们清洗衣服带来极大的不便。每每这时我总看见天保哥搬上几块砖块,将吃水步子垫出水面,从而方便人们取水用水。

    记得那是一个深秋的一天,因为连绵的秋雨又将吃水步子淹没了,这时天保哥搬着几块砖头来了,可他刚到池塘边,一脚踩滑,整个人掉进了齐腰深的冷水里,闻讯赶来的老婆一边将他拉上岸,一边叨咕着说他是二百五,天保哥用他本来就有点口吃的语气说道:你说什么哩,好事总是要人去做的哎,再说谁叫我是党员呢。这时我才知道我的语文课本的第二课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共产党就是是天保哥这样普普通通的人,在做着普普通通的好事。

                                            他让我了解了共产党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  

    他叫胡绪寿,不知他什么时候入的党,只记得生产队的大喇叭通知开支部会时总是叫上他的名字,他是我们生产队的队长,但不知何故却从未有人叫过他队长,都叫他指导员

    村里有一片蛮大的水面叫五连塘,顾名思义是由五个大小不同的池塘相连而成,它是我们队农田灌溉的主水源,因此每到秋冬季节都得将平时用于放水的涵洞给堵上,便于蓄些雨水用于春耕春种的灌溉。那年早春的一天傍晚,只见父亲扛着一把铁锹风速般的夺门而出,,母亲追着问道,你干啥去?父亲边跑边回答道,塘涵子通了!要知道那个还是靠水车吸水灌溉年代,一旦涵洞通了,蓄不上水,就直接意味着第二年的粮食一定因为干旱而歉收。随着父亲的身影去看热闹的我来到塘边时,塘埂上已经站满了大人们,他们都在眼巴巴看着池塘里的水从涵洞里不断急速地喷涌而出。让开!让开!只见指导员边说边脱着棉衣一跃跳进齐脖子的水里,快给我挖几块矛垡!(带有茅草的大土块)只见他接过土块,一下子扎进春暖乍寒的水里把涵洞给堵上了,流水缓了很多又小了很多,可不一会那大土块整个儿被冲出涵洞,流水又肆虐起来,这时人们拿来了一只麻袋灌上泥土,只见指导员扛着一麻袋的土再次沉入水里,一秒钟过去了,十秒钟过去了。。。。。。正在人们为指导员的安危担心时,只见他猛然蹿出水面一面,喘着粗气,一面用手抹了抹脸上的积水然后又一次扎进水里,就这样几次三番之后,涵洞被严严实实的堵上了。当人们一起为此鼓掌时,指导员爬上岸抱着自己衣服说,回家,回家吧!这件事在我的少小的记忆里是个壮举,它让我了解到共产党员就是在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不怕死的人。

    

                                             他让我爱上了共产党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的奋斗目标——习近平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们生产队还没搞分田到户,依旧是集体经济,那时我已经在学校做了教师。母亲多年患病在瞧光了家里的坛坛罐罐后,不治而亡,在生产队留下的超支款自然落在我的头上,婚后不久我的家,自然是完完全全是一穷二白。连最起码的碗筷都不齐全。那天不知是谁告诉我爱人,说是要我们马上去队里称粮食,正愁没米下锅的爱人兴冲冲的挑着箩筐赶到队里的粮食仓库时,才被被告知因为是超之户,不可以称粮食,又羞又急的爱人回到家为此大哭了一场,知道事情真相后的学校校长共产党员陈家德,立马回去将自家的一百八十元积蓄借给了我们,让我们补交了超支款,顺利的称回了粮食,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在那个年代,一百八十元是一个不小的款项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已经转为公办教师,,因为老家的房屋太过于破旧,难以继续住人,没办法靠贷款买了单位的集资房,当时五百五十元的月薪,除了每月还贷五百元后,家中的油盐酱醋,吃喝拉撒,乃至门差户事就靠剩下的五十元去支配,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屋漏偏遇连阴雨,这话真的没错。我的父亲突然病故了,为父亲办个丧事可不是几百元可以解决的啊,不说要上万,没成千的钱肯定是不行的,面对当时窘境,我和爱人一筹莫展,那时候才真的体会到什么是焦头烂额。晚上出去借钱空手而归的我和妻子,正准备洗漱睡觉,陈家德校长叩响了我家的门,进门之后他对我说,你的情况我了解了。明天我让会计随你去,你父亲的丧事需要买的需要用的,一切有会计进行支付,你就安心做你的事就是了。在陈校长关心和帮助下父亲的丧事办的既体面又风光。事后才得知用于父亲丧事的八千多块钱是陈校长向私人饭店老板借的。这时我已经完全明白,共产党不仅可依可靠还很可爱!

     时代的车轮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已由当年的少小进入了奔七的年段,虽然如此,但天宝哥,指导员,和我当年的校长陈家德,这些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的人和事,在我的脑海里总像那滚动播放的屏幕,时时浮现,挥之不去。

     如今的我家一切完美而幸福,自己有车有房,工资由原来的一百一十元翻了一百多倍,一道散步的妻子每每看到宽阔的柏油村道,村边的停车场,豪华而干净的公厕,都说,现在的年光真的是太好太好,家家都过着好日子。我也不无慷慨的对妻子说,是啊,这就是共产党领导的结果,这就是共产党给我们的黄金般的生活。

      现在我虽然已经退休,但我想着在自己的余生一定要创造条件加入中国共产党,多为人民做好事,把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大爱传递的更远更广,让中国共产党的名字更响,牌子更亮!

                                                                                 陆郎小学退休教师   潘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