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百年党史 牢记初心使命 厚植爱国情怀
发布时间:2021/9/22 12:49:19作者:退教协 浏览量:557
学习百年党史 牢记初心使命 厚植爱国情怀
江宁区桃红初级中学关工委、退教协 朱明彩
【内容提要】: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内蕴着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理念,外显着一个党的历史形象,经过百年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为一个可以长久涵养后人的精神谱系。了解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初心,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研究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阐述:
一、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初心起点。“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因此,在红船上结束的中共一大南湖会议,不仅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也是其革命精神的起点。
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革命精神永不褪色的初心内核。从中国共产党诞生那一刻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已经融入了每一位共产党人的血液之中。而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每一个革命精神内涵无不昭示着共产党人坚定的理相信念。
三、不断的自我革新是革命精神不断升华的初心动力。革命精神不断融入生活,在实践中不断升华,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进而完成共产党人的自我革新、精神的不断升华。创新是一个民族、国家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
一、开天辟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二、屹立东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凯歌奋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1978-2012)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四、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2-)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的重要启示:
启示一: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长征前红军三十万,到陕北剩下二万五千人。(毛泽东在1971年视察南方讲话)
△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将领全军约9000人大部被俘、失散或阵亡。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人数在3500万以上,其中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伤亡60余万,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伤亡达600余万。(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从1946年7月到1950年6月的4年中,解放军共负伤104.89万人,阵亡26.38万人,被俘1.37万人,失踪19.61万人,总计损失兵力152.25万人。(《解放战争四年综合战绩》公报)
……
据民政部门和组织部门统计,从1921年7月1日成立中国共产党,到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前,可以查到姓名的牺牲的革命者是370多万。
启示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系统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发展、中国革命中的问题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启示三: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启示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启示五: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改革开放——满足了人民的愿望
改革开放——实现了国家的富强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探索和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逐渐形成一个可以涵养后人的革命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内蕴着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理念,外显着一个党的历史形象。同世界上任何政党相比,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极其壮阔炫丽、灿烂辉煌,尤其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培育的革命精神极其丰富多元、鼓舞人心。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前后相连,大多以地点、事件或人物命名,已经或正在命名的就有30多种。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犹如鲜活生动的历史坐标,把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串接在一起。
邓小平同志曾说,“革命精神是十分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中国共产党白手起家成大事,靠的就是精神的力量。
一、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初心起点。
1921年7月21-30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由于受到法租界的干扰,党的一大的上海会议没有能够完成建党的任务。摆在代表们面前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就是,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继续开会。当时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建议:会议从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继续召开。南湖会议只开了短短半天,但这半天时间里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通过了中共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中央领导机构。党的纲领的诞生也就意味着政党的诞生,所以嘉兴南湖这次会议宣示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诞生。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起,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极其丰富和博大精深的内涵。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因此,在红船上结束的中共一大南湖会议,不仅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也是其革命精神的起点。
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革命精神永不褪色的初心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那一刻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已经融入了每一位共产党人的血液之中。而每一个革命精神内涵无不昭示着共产党人坚定的理相信念。红船精神基本内涵:①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②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③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井冈山精神基本内涵:①坚定执着追理想;②实事求是闯新路;③艰苦奋斗攻难关;④依靠群众求胜利。苏区精神基本内涵: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遵义会议精神基本内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务求必胜。长征精神基本内涵:①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抗战精神基本内涵: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②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④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延安精神基本内涵: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③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④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南泥湾精神基本内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三、不断的自我革新是革命精神不断升华的初心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革命精神不断融入生活,在实践中不断升华,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进而完成共产党人的自我革新、精神的不断升华。创新是一个民族、国家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
井冈山精神开创革命道路。1927年10月,毛泽东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的井冈山地区。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农军相继抵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井冈山地区地势险峻,经济落后。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地区建立和恢复党的组织,团结改造地方武装,发展革命力量,建立工农兵政府,领导农民分配土地,逐渐扩大了革命根据地。这开辟了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光辉道路,被称之为“革命摇篮”。
遵义会议精神是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标签。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的召开,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改组了中央领导机关,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使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正确轨道,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遵义会议使中共中央和红军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标志。
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实践、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中所形成的精神品格。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品格。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精神品格。开放既是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改革的一种方式,旨在敞开国门向世界学习一切先进理念、技术和管理,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不断取得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随着道路的拓展、理论的创新不断向前发展,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又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指引下越走越宽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