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夕阳风采>> 阅读
一 堂 公 开 课

发布时间:2021/11/17 12:30:31作者:退教协 浏览量:267

一 堂 公 开 课

2021年11月15日上午十点整,江宁区老年大学文史语言系,朗诵一班在校综合四教室,杨娟老师上了一堂公开课。这堂课线上线下相结合,班长准时打开“腾讯会议”,欢迎线上学员进入课堂;线下只见优雅端庄的杨娟老师,面带微笑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向到场的校领导和各系主任致谢后,开始授课。微信图片_20211115160435

她深情地说: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为什么我要选择这篇呢,因为情感表达是朗诵的灵魂!文中有重病的母亲和残疾的儿子对话,十分感人!母亲隐瞒病情关爱儿子,鼓励儿子要坚强地生活;儿子由悲观失望到身残志坚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歌颂了伟大的母亲,无私的母爱!

老师亲切地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先请听示范录音,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的表达。学员们一边听一边用笔根据朗诵的节奏划出停顿的地方、读重音的字词,教室内鸦雀无声!

文章共分五小节,老师告诉我们,开头是“我的状况”要把握好声线,低起;母子对白要有感情,她边讲边示范,然后让学员尝试,其中母子对话分别请了好几组学员试读,在她当场指教下,一组比一组进步!第二小节主要是回忆:儿子回忆母亲要带他去北海看菊花的情景;母亲回忆儿子小时候多么活泼可爱!老师强调,人物的对话要基本符合身份。这时分别有唐砺、王利峰主动要求试读,她俩字正腔圆、情感把握也较好,老师让她们情感再加强一些就更好了。第三小节在文

章结构上属过渡,承上启下。微信图片_20211115160007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引出第四小节高潮部分——生死离别,老师要求语速要慢,控制好气息、注意虚实、进入意境,让人产生共鸣!先后有两位学员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试读。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没有我不成诵”!此节虽然悲痛但也不要都用哭腔,要区别对待。

最后:兄妹俩都懂得妈妈没说完的话——把“要好好活”坚强有力的读出来,要有感召力!告诉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受到什么挫折,都要顽强地生活,积极地进取,像伟大的母亲那样,爱别人胜过爱自己,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堂公开课太给力了,线上线下结合,是一个新的尝试。老师把文章分析得很透彻、学员们学的也特别认真,尽管课堂上有校领导和各系主任,学员们学习劲头很足,都能大胆发声,师生互动,气氛热烈......刘主任忙着录像、张主任忙着拍照。

课后班级群更热闹了,“老师辛苦了!”“今天的课圆满,感谢大家的支持!”班长说。“感谢张主任拍的照片!”王旭洋说。老师说:“谢谢大家的支持配合!这篇散文分角色朗读是有点难,但我们是朗诵艺术班,这样的情感表达训练对以后类似篇就会有基础,学好了对语言表达很有益!表达上一定要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会以情运气,情、气、声相托的技巧,注意基调转换多变,下节课请大家全面展示!”

分管教学的梁光林校长,给我们这堂公开课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他说杨老师课上得很好,学到不少东西,有机会再听她上课!系主任一致认为杨老师声音甜美,语气轻重缓急,表情恰到好处......


朗诵一班学员 张 玲

      2021 1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