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家长学校>> 阅读
南京市上元小学——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

发布时间:2023/11/30 14:15:05作者:退教协 浏览量:175

南京市上元小学——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

携手共育,成就独特人生

四(1)班葛子杨家长: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道德观念。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情感教育,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培养孩子的情感能力。同时,家长还应该注重孩子的智力教育,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第二课堂,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应该注重孩子的学习教育,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校教育中,学校应该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道德观念。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孩子的情感教育,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培养孩子的情感能力。在学校教育中,学校应该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

提到教育二字,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学校、老师;这两者在孩子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认为家庭教育更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父母则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老师,正是通过家庭教育,父母会把自己身上的一切都潜移默化的折射到孩子身上,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是一个关键的角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也尤为重要。下面就我的认识谈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转变观念,树立家校共育理念

学习家庭教育的相关理论,正确把握家校共育的基本目标、基本方向,正确领悟家校共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做法。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通过家长学校共同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让孩子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二、积极探索家校共育实施的方式和途径

学习家庭教育理念,积极推进家庭教育,努力更新家庭教育方式方法。逐步建立起与时俱进的家校共育体系,充分发挥家庭的引导作用,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一)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才能拥有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常常给我的儿子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他的爱,也增强了他对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倾听是父母与孩子良好沟通的前提。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再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儿子的时候,他总是十分兴奋地向我倾诉一切,当他说出自已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他的意见,与他商量,给他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三)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数,做孩子分数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交意冷。让孩子变得心情紧张,诚惶诚恐,无心学习,父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上,多抽出时问陪孩子一起看书,一起学习。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定力,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转移注意力。因此,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们家长尽可能地陪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学习,哪怕是在孩子身边安静地看书,而不是孩子在学习,家长在看电视、看手机甚至玩游戏。也就是说,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积极实践

时代在进步,家长也要在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地尝试,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积累新的经验,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家校共育,创造性地开展家庭教育。

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概念和实践方法 ,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和学校应该加强合作,共同肩负孩子成长的责任,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只有家庭和学校真正合作,才能让孩子成长得更好。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的生命都是属于自己的,他们需要在家长与学校的共同教育下学会判断和成长,最终成就自己的独特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