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见劳动之美 浸润幸福童年
发布时间:2024/4/7 10:32:11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138
“育”见劳动之美 浸润幸福童年
—芳园西路幼儿园天元城片开放活动报道
陶行知先生说:“劳动的生活即是劳动的教育”。劳动是儿童与社会、环境、周围的人发生有意义链接的一种方式,幼儿阶段的劳动教育是幼儿走向真实劳动世界的中介,培养幼儿在劳动中活动身体、发育心智、增长精神,让孩子拥有通向幸福生活的能力——这是劳动教育“育人”的本质意义所在。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扎实推进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有效提升教师劳动教育的教科研能力,为姐妹园教师搭建互学互助、交流共享的平台,3月28日在芳园西路幼儿园开展了以“育”见劳动之美,浸润幸福童年”为主题的天元城片开放活动。
春意盎然 如约而至
迎着清晨的微风,伴着孩子们甜美的笑容和清脆的问好声,参与活动的老师们如约而至,有序签到,开启了今日的观摩之旅。
早操是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既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又能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跟随着早操音乐的节奏,孩子们个个神气十足,动作有力,队形变化有序,跳跃的身影成为幼儿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自主点心环节在温馨舒适的音乐声中展开。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完成倒牛奶、夹饼干、刷杯子、清洗点心盘等活动,班级值日生也进行着自己的劳动。幼儿园里的一日生活活动,可以在各个环节培养孩子们独立劳动的能力、集体生活合作能力等等。老师们也在本次观摩中边交流、边思考、边学习,他们仔细关注着班级自主点心的每一个细节,用发现的眼睛寻找亮点。
教学展示 精彩呈现
颜春燕老师执教的大班社会活动《劳动我最棒》,创设了生活化、游戏化的情境,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劳动工具将抹布、垫子进行清洁与晾晒。孩子们在操作中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与同伴积极探索,体验劳动的快乐。精彩的活动设计,良好的师幼互动以及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的专注、坚持、积极探索的学习品质给现场的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获得了大家的一直好评。
讲座分享 互助共进
张研雯老师带来劳动案例分享—《芳草园除草记 》。孩子们不经意间发现菜地里长了杂草,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大家知道杂草会影响菜苗的成长,于是提出想要去进行除草的活动,于是延伸出了一系列活动,教师在活动中一步步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尝试与探究,给予幼儿充分表达的机会,激发幼儿的探究动机、通过提问引发幼儿进一步的思考以及提供适宜的材料支持幼儿的探究。
于汶珊老师带来的劳动课程汇报—《致敬身边的劳动者》。大班组教师在开展有关职业认知的相关活动时,基于对我园生活化课程的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在实施劳动课程的过程中将生活资源作为教育资源;将生活场所作为教育场所;将生活体验作为教学方法开展活动,鼓励幼儿追随自己的兴趣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和发展,使幼儿园的课程回归生活,回归学习的本质,以儿童视角关注儿童、了解儿童。
单愿愿老师带来的劳动课程经验分享—《乐享劳动,悦享生活》。分享中提出:劳动的内容要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劳动。依据我园课程理念“在生活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秉持生活化课程实施路径,将劳动教育无痕渗透到儿童的一日生活中,在真实情境体验中掌握劳动技能,获得适应生活的能力,达到知情意行统一,践行“教学做”合一的陶行知教育思想。
专家引领 共促成长
活动的最后,陶传琴片长作了精彩点评与幼儿劳动教育行与思的交流。她首先分享了自己在集体教学活动观摩中的收获与思考,对本次活动的环节安排及活动开展作了详细的点评,并提出幼儿的劳动教育源于幼儿的生活,在日常活动中生成经验、在劳动创新中提升经验,劳动融于各领域,强调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养成和教师及时提升幼儿关键能力尤为重要,结合《指南》和《纲要》,挖掘劳动中的教育价值,关注儿童的成长与学习品质的培养。
劳动中有体验,体验中有成长。劳动教育是一项循序渐进的活动,芳园西路幼儿园将不断挖掘各类劳动教育资源,引导幼儿亲历劳动过程,在真实的劳动体验中鼓励幼儿做班级的小主人,做幼儿园的小主人,甚至做家庭和社会的小主人,共同体验劳动之美,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每一次相遇都是相知的开始,每一次交流都是经验与智慧交融的旅程。通过此次片区开放活动,建构了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平台,激发了教师互助学习研讨的热情,实现了片区内各园所之间的共同成长。未来芳园西路幼儿园将继续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劳动教育的渗透,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前行,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