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夕阳风采>> 阅读
信念使然 使命不忘

发布时间:2024/11/6 10:43:21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318

信念使然 使命不忘

——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点实践和思考

作者 潘孝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作出许多深刻阐述。201710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就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其实,南京城市的诗化空间建设就是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弘扬好祖国诗词文化传统,尽其所能为充实世界文学之都的城市名片的时代内涵,为开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注入新的文化动能。这就需要我们南京的每一位诗词会员成为建设南京的其中一分子,应当自觉地坚定中国文化自信, 履行好诗化南京城市建设的伟大使命。

一、若把岁月开成花,人生何处不芳华。

我出生于国家极度困难的上世纪1957年,华师大毕业,干了42年教育工作,2017年正式退休。2013年加入江宁区诗词楹联学会,也就是东山诗社,开始学习写诗作词,2019年进入南京市老园丁诗社,2022年加入玄武区诗词学会的梅园诗社。江宁,是我出生读书工作成长的地方。这里是六山一水三平原,不仅山水秀丽,物产丰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古迹众多,而且文化名人辈出,各级诗社组织呈现纲目网络化状发展,有名的诗人自然许多。

我在这样的诗词文化氛围里也不断成长与进步。在诗社的学习活动中遇到了许多专业人士,热心的诗友,顺道的同志。光退休后的8年里,江宁区教育系统退教协关工委就发表了142500多首诗词,江宁诗刊《东山诗苑》发表了2450多首。其中有生活感悟和读书体会的,有山川游览和节日咏唱的,也有诗社采风反映家乡风貌即席而作的。因而被授予江宁区诗词楹联学会先进个人的称号。这些不但丰富了我的退休生活,还促了诗友间的感情交流。有时在一起唱和联络,有时在一起集体朗诵,有时活动中开怀小吟。特别是建党100周年期间,参加了江宁两场大型诗歌演出。这些使我个人的退休生活更为滋润和浪漫。因为我的生活中增添了诗歌的学习思考和写作编辑,策划交流及文化参与。这也让我的诗歌创作与城市建设柔和到了一起。

在学习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过程中必须要自觉锻炼自己。 这就是信念使然,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坚持下来,持续下去。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建设南京诗化南京的征程中,无论目标多么遥远,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追求,终将能够达到。无论任务多么艰难,只要我们付诸实践,必定能够完成。

二、一城烟雨一楼台,一花只为一树开。

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我先后参加过省市区及各诗社举办的诗词培训学习班,先后挤时间聆听过徐崇先、周福龙、刘任、朱小石、袁裕陵、王宜早、孙拥军、俞可淼和赵友莅等的诗词报告及讲座。虽然我已经退休8年了,但仍时刻记住,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靠的是一份自信和执着,诗化南京文化城市是每一位南京诗人所肩负的责任和担当。只要我个人生命不息,就要和大家一道奋斗不止。平时的很多时间都在阅读诗刊书报,如王力的《诗词格律》《南京诗词》《东山诗苑》《玄武诗词》《集生诗词》《青溪梅韵》《中华节日吟》,市区《老园丁》《江宁老园丁》及《南京记忆》《人间有味》等。并及时浏览南京诗词网站及省市区关工委网站,以了解国家大事及各级关工委对诗社及老年人的要求,努力做一个听党话跟党走,与时俱进的有方向的诗人。

身体力行勤于写作,已是我退休后的日常。到目前为止,自己的诗作已在江宁区教育系统关工委退教协发表140多次550多首(篇)诗文,南京市关工委网站发表诗词8次,《南京诗词》发表诗文2次,《南京老园丁奉献之歌》一书收录1首,市老园丁诗社本人也参与编辑的《盛世华诞 壮美祖国》收录3首,《东山诗苑》发表26次,纪念庆祝南京解放70周年,改革开放40的大型丛书江宁篇《江宁颂歌》收录2首,江宁区编写的《乡村振兴集》收录3首。此外,梅园诗社的《青溪梅韵》和《玄武诗词》还收录我个人的几首诗歌、书法作品及个人简介。

在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过程中必须自觉练就自己。这就是信念使然,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坚持下来,持续下去。这些数据说明在建设南京诗化南京的征程中,目标虽然遥远,但只要我们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坚持不懈地去追求,就一定能够逐渐接近并最终实现。

三、总有人间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

人活着不仅要做事,更要有自己的梦想。因为人一旦有了梦想,就会展开梦想的翅膀,全力以赴飞向自己的目标。首先要有敏锐的政治判断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一名党员,必须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021530日,我的《庆祝建党百年现代诗二首》在江宁区教育系统关工委退教协网站发表,同时发表的还有两首党史学习及聆听党史讲座的诗稿,分别是《聆听讲座:听党史讲座有感》和《告慰英烈:竹山公园诗歌朗诵有感》,诗作《江城子·决战攻坚脱贫》以江宁区诗词楹联学会百年颂歌作品集的形式发布于南京诗词网。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召开前后,我的《宴山亭·贺十九大闭幕》《祝贺二十大闭幕》分别发表在《江宁老园丁》报上。另外我的《庆祝二十大胜利开幕(古风)》收录在江宁区诗词楹联学会庆祝二十大胜利召开专辑之中,报送南京诗词网发布。

市区两级的老园丁报成了我诗作展示的一个好平台。先后发表的诗作有,抗疫诗词《锁寒春·彰显担当》《庆宫春·园丁脊梁颂》,纪念南京解放70周年的《昂首同心共圆中国梦——参观雨花台庆祝南京解放70周年胜利记忆老战士口述历史展》,参观梅园新村的《卜算子·瞻仰梅园二首》,歌颂家乡美景的《忆江南·歌咏红梅四首》《秋日乡野醉江宁》三首。既有赞美亿万劳动者的《又是劳动节》,也有关注身边凡人点滴的《点赞花如标老师读报》四首。

在学习体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过程中必须自觉提升自己。这就是信念使然,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坚持下来,持续下去。正如古人所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在建设南京诗化南京的征程中,只要把握现在,从自己脚下开始,不断地向前迈进,终有一天会到达理想的彼岸。

四、高山流水遇知音,青溪梅韵展风采。

由于201989月间参与南京老园丁诗社的编辑工作,在此同时创立了南京市老园丁工作群,迎来许多诗友先后加入。群里一来二往得到玄武区梅园诗社陈忠国社长的关注。后来也参加了梅园诗社的很多活动。最难忘的是为诗社参与策划主持了两次晚会和一次诗词进社区活动。 三次诗社活动的主持分别说一下。

第一次晚会是2022年的1014日晚,梅园诗社疫情期间的首次线上活动,主题是庆华诞度重阳喜迎二十大,这次活动开创了南京线上晚会的先河,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随后我所写的这次活动侧记《岁月更替 精神不老》发布在南京诗词网,引起了诗社领导及诗友们的高度赞誉。其实是要感谢陈忠国社长和赵友莅副社长,感谢梅园的诗友们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第二次的晚会是2023年的115日,晚会的主题是承红梅传精神 梅迎春向未来。由于有了上次的经验及教训,这次活动更加成熟,更加协调,也获得圆满成功。后来由我主笔的此次活动的通讯报道《一幕长老风范 一段不老时光》刊载在南京诗词网。这次晚会受到南京诗词学会及广大诗友们的一致推崇,对于我的主持给于了很高的评价。

第三次是诗词进社区活动,地点是玄武区梅园街道的富贵山社区服务中心。出席的有玄武区诗词学会的丁小禾会长等领导,各诗社的会长,梅园诗社的全体成员及社区的部分干部群众代表。由于是现场主持,不仅需要精准地把握活动的中心内容,又需要调动参会人员各方面的情绪,还要协调与社区的相关事宜。在社长的坐镇安排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使得这次现场活动围绕中心,重点突出,场面热烈,内容丰富,演出精彩。活动当场就受到玄武诗词学会丁会长、三位副会长、各位社长及与会者的不断点赞。点赞活动的成功举办,点赞活动的丰富多彩,点赞活动的主持风格,点赞活动过程中的主持语言既精彩又具有亲和力。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过程中必须造就自己。这就是信念使然,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坚持下来,持续下去。活动的主持也是建设南京诗化南京征程中一个不可忽略的小岗位。这个小岗位的工作是一项幕后的奉献,活动的全流程事无巨细,必须躬力亲为,不断细化和优化活动过程。虽然主持工作默默无闻,但我认为在城市逐步诗化的进程中,作为南京的一分子也必须有这种磨穿铁砚坐破寒毡、默默奉献任劳任怨的可贵精神。这也是不仅是信念所致,也是毅力所然。在面对诗化城市的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付诸实践,付诸行动。只有通过尝试摸索实践,才能真正逐步提升自己的城市诗化水平诗化能力,进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切实为城市建设,诗化南京散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履行作为一名诗人的职责,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实现自己的梦想。

诗人的使命是崇高而光荣的,肩负着过往和当代的担当,其中的核心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信念是我们每个人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柱石根基。南京,是我们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家园,要建成有文化厚度、创新高度、生活温度、风景气度的特大城市并非一日之功、一时之力,需要全体市民齐心协力才行。而作为一名诗人就要如刘任会长所说的那样:在诗化南京事业中,以饱满的激情讴歌新时代、新南京、新生活,创作出更多的诗词作品,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为纵深推进诗化南京建设,为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和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贡献诗词文化力量。

草于2024.11.4上午810


祝贺高淳诗词楹联家协会四次会议隆重举行

作者 清水亭学校潘孝良

盛会召开共圆梦,弘扬旋律鼓舞人。

铸就华章有责任,文化服务在慢城。

发挥引领眼光远,示范推进山坡登。

美丽乡村沃野里,水阳江畔春秋耕。

2024.11.3.上午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