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教育系统关工委 开展工程思维主题研究活动
发布时间:2025/3/31 10:12:39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190
江宁区教育系统关工委
开展工程思维主题研究活动
春风拂过白玉兰枝头,嫩芽与问号共舞翩迁。月华园内,一场以“工程思维”为核心的轻盈探问,童眸仰望的,是星辰,亦是思维的轨迹。
2025年3月23日,江宁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实践主题研究活动在南京市月华路小学至善路校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问题?探索?创造——工程思维下儿童发现学习新探索”为主题,特邀江宁区教研室小学劳动与综合实践教研员王诚成老师莅临指导,月华路小学徐叶兵校长全程参与,联合区内各校劳动与综合实践骨干教师代表,江宁区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教研片长,共同开展深度研讨。活动在月华路小学吴帆老师的主持下正式拉开序幕。
在第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一场关于“降落伞”的探秘之旅正火热展开!月华路小学至善路校区的康愉老师以“神舟返回舱”的震撼视频为引,带领二年级学生走进降落伞的世界。孩子们化身“小小科学家”,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的探究链条,揭秘降落伞的减速奥秘。
从观察花布、餐巾纸、塑料袋三种材料的降落速度差异,到动手制作不同伞面大小的降落伞,孩子们在小组协作中严谨记录数据,用“正字计数法”统计猜想结果,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与责任。当伞面大的降落伞缓缓飘落时,康老师适时引导:“空气阻力正是减速的关键!”课堂瞬间迸发出“原来如此”的惊叹。课程尾声,万户飞天的历史故事与现代航天的壮举交织,孩子们在反思中感悟科技的力量。课后“鸡蛋保护伞”任务更将创意与实践结合,让工程思维融入生活点滴。
《徽章》一课创设了真实的生活情境,肖老师通过提问“你们想为谁设计徽章?”,引导学生思考徽章的设计意义,鼓励他们表达对身边人的赞美与鼓励。
在探究学习环节,肖老师详细讲解了徽章的结构和制作步骤,并通过小游戏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徽章设计的创意与技巧。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设计了徽章图案,整个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分工合作,展现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实践体验环节,肖老师通过实物投影演示,帮助学生解决了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如纸黏土的包裹和飘带的定位等。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学会了如何合理分工。徽章制作完成后,学生通过展示和赠送徽章,表达了对身边人的敬意与感谢。
月华路小学湖东路校区的李闽宁老师以春天为契机,展示了湖东路校区学生们精心完成的拓染艺术作品,以此点燃孩子们内心的好奇火花,巧妙地引出了本节劳动课的主题——“拓染春天”。随后,她鼓励学生们亲手尝试拓染,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播放教学视频,引导学生掌握拓染的基础步骤与关键技巧。课堂的最后,学生们分组协作,共同创作以“春天”为主题的拓染作品。在这一节课的短暂时光里,孩子们不仅品尝到了劳动的甜蜜果实,也深刻体会到了拓染艺术的独特魅力。
湖东路校区翟佳羽老师为大家带来《“发现学习”视域下劳动教育的创新路径》专题讲座,翟老师结合“发现学习”理论,设计出“做中学-悟中思-创中用”的劳动课程模式。通过引导学生从观察问题、提出假设到验证方案,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课程中,翟老师注重小任务驱动、错误转化为学习契机以及反思总结,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未来,学校计划将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人工智能和生涯启蒙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王诚成老师以“工程思维下儿童发现学习新探索”为主题,深度剖析劳动教育实践中的核心要点。王老师分析了劳动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异同,强调劳动课程中工艺制作作品的迭代优化要从真实需求出发,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优化作品时遵循“改进原有基础、紧扣课程目标、注重实用功能”三大原则,强化劳动技能与创新能力的融合。
区教育系统家长学校王晓根说,“从发现问题到创造性解决,劳动教育是思维的训练场。”王诚成老师强调,未来劳动教育要持续探索“科技+传统”“实践+理论”的多元路径,为儿童全面发展注入鲜活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