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夕阳风采>> 阅读
伟大抗战精神的昭然展示

发布时间:2025/9/4 9:54:55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172

伟大抗战精神的昭然展示

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阅兵观后感

潘孝良

今天,花坛长安街精彩亮相,北京天安门焕然一新,毛泽东主席的鲜艳画像悬挂于天安门中央,广场上80面红旗迎风招展,迎接八方来客。天安门广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阅兵就在这里举行。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并检阅了部队。

旋律铿锵,党旗国旗军旗开路,受阅军种,步伐坚定,铁滚滚流,令国人耳目一新:单兵装备更智能,编组更具实战化,徒步方队亮点多多,装备体现硬实力,阅兵出现最庞大方阵。上万人来自不同的单位,上百架飞机编组飞行,数百台武器装备,其中新型武器装备占比非常高。尤其是中国军人的精神状态绝佳,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军人的精气神,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国防的武器装备及科技水平的进一步现代化。这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铁骨铮铮立天地,赤胆昭昭守山河的忠勇之师。

今天的阅兵,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让我们通过这次阅兵,更好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这恰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什么?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展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战场。说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成千上万先烈在面对敌人时表现出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朽的抗战精神。说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全体中国人民在抗战中不畏强敌,展现出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说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是,中国人民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永不放弃,直至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回眸80年前的中国,到处都是战火,到处都是硝烟。抗战时长达14年,从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9月2日,共计5098天,日本帝国主义累计派遣到中国的军队多达720万。在长达14年的浴血抗战历程中,中国共产党起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

我们主要来看两个方面便清晰可见。一是从武装力量发展来看,1937至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八路军、新四军、华南人民游击队和各根据地民兵,总兵力从初期不到10万增至400万之众。二是从歼敌数量来看,八路军歼灭了72万日伪军,新四军歼灭了47万日伪军,东北抗联歼灭了18万日军,华南抗日游击队歼灭了2万日伪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共歼灭日伪军超过171万。这正说明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一支兵锋所指皆使命,战旗所向即忠诚的人民军队。

80年斗转星移,硝烟虽散,可那些用生命写就的壮歌,我们怎能忘记。80载风雨兼程,中华民族的脊梁从未弯曲,致敬那段不屈的峥嵘岁月。举行阅兵纪念胜利的意义,是让后代不必再经历战争,愿世界再无硝烟,人类走向和平,开创美好未来。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今天,抗战取得胜利的80周年之际,天安门广场的盛大阅兵,正体现了众志成城、流血牺牲凝聚的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战精神,因而全中国人民的精神也会为之振奋,由此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怀必将进一步得到升华,又必将进一步激励着今天的中国人民沿着人民领袖毛泽东开辟的道路,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奋勇向前,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人在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在新时期的新征程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