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
发布时间:2025/9/26 9:57:52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72
家校共育
南京市上元小学 李洋
作为一名即将成为四年级孩子的家长,我深深体会到,这个阶段的教育重心已经从单纯的知识学习,转向了学习习惯、眼界开阔、独立品格和责任感的综合培养。下面我就从这四个方面,谈谈我们家的实践和心得。
一、学习习惯:从“贴身陪读”到“自主规划”
固定流程,形成惯性: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努力建立一个放学后的“固定流程”:放学后按照作业清单,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专心完成课内作业和课外拓展作业。逐渐地这个习惯已经内化,他基本可以自己安排顺序,高效专注,而非耗时间。我们不强求他长时间趴在书桌前,更看重效率。会规定每项作业的大致时间,鼓励他专注地完成,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这给了他很大的动力,也学会了时间管理。
二、开阔眼界:让博物馆成为“第二课堂”
我们认为,知识不只存在于课本里,更存在于广阔的世界中。假期和周末,博物馆是我们最常去的地方之一。会做好“预习”:不会盲目地去每一个博物馆。去之前,我们会一起在网上找一些有趣的故事或展品(比如国家宝藏里的文物),激发他的好奇心。让他带着“寻宝”的任务去,比如找到某件镇馆之宝、了解某个历史事件,这样他就更有代入感。我们从不要求他必须记住所有知识。相反,我们会跟他一样充满好奇地观察,问他“你觉得这个工具是做什么用的?”“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让他自由地表达想法,保护他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三、锻炼独立:在户外徒步中收获坚韧品格
我们非常相信“自然教育”的力量。从三年级开始带孩子户外徒步。让他在挑战中理解“坚持”,徒步很累,会出汗,会想放弃。但在领队和同龄的孩子们的鼓励下,最终走到终点的那种成就感和喜悦,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替代的。让他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坚持就是胜利”,身体素质和心理韧性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四、家庭责任:家务事是必不可少的“人生课”
我们一直坚持一个观念:家务不是帮爸妈做的,而是作为家庭一员应尽的责任。 明确分工,融入日常。他从幼儿园开始就有自己的“责任区”,比如吃饭前摆碗筷,饭后把自己的碗盘放到水池。现在让他学会清洗自己小内裤和袜子,不过分追求完美。一开始做得不好,碗摆得歪歪扭扭,清洗完的贴身内裤洗不干净。但我们从不批评,而是表扬他的付出:“谢谢宝贝,你真是妈妈的好帮手!”慢慢的,他越做越好,他也从劳动中获得了价值感和成就感。
育儿之路,其实就是一场关于“放手”的修行。四年级的孩子,半大不小,正是我们从引领者转变为陪伴者和守望者的关键时期。
在学习上放手,给他信任和空间;
在见识上引领,给他资源和视野;
在独立上推一把,给他勇气和舞台;
在责任上站稳,给他要求和担当。
与所有正在路上的四年级家长们共勉!